为什么说赵之谦是一位开一代风气的篆刻大家
为什么说赵之谦是一位开一代风气的篆刻大家?
赵之谦(1829-1884),字伪叔、益甫,别号悲盒、冷君、无闷、憨寮、梅盒等,浙江会稽(绍兴)人。是集书、画、印于一身的大艺术家,又是一位博古通今的学者。
他受龚自珍、魏源变革思想的影响,更受邓石如“印从书出”观念的诱发,加之客观上大量金石资料的出土与金石考据之学的兴盛,所有这一切对于赵之谦的影响,正如恩格斯所言:“外部世界对人的影响,表现在人的头脑中,反映在人的头脑中,成为感觉、思想、动机、意志,总之,成为‘理想的意图’,并且通过这种形态变成‘理想的力量’。”(引自王朝闻(审美谈))赵氏到34岁左右就确立了求变的“理想的意图”。他致秦勉锄书中说:“弟在三十前后,自觉书画篆刻尚无是处。壬戌以后,一心开辟道路,打开新局。”他在“松江沈树铺考藏印记”白文印边款中说:“取法在秦诏汉灯之间,为六百年来摹印家立一门户。”
赵之谦这位在篆刻天地中“为所欲为”的多情才子,他的功绩主要表现在对于邓石如“印从书出”观念的发扬光大与实践的广泛、深化上。他于印学史的主要贡献,不在于其印作面目的多样和较为清新的风格的形成,而在于他的开放型思维方式及其躬身力行的创新实践对于后人所具有的永恒的启示意义。来源邯郸书法家协会,邯郸书法家协会是一个书法学习基地。
此前的篆刻家,如西怜八家,虽曾以古泉文、汉碑等印外文字人印,但那只是偶一为之,未能形成大的气候。邓石如首倡“印从书出,书从印人”,以自家风格小篆与汉碑额篆书人印,创立了邓派,然亦局限于小篆系统。到了赵之谦,则广取秦、汉、魏、晋、南北朝的金石文字人印,方将“印外求印”的广泛性推到了一个高潮,从而开了一代风气。在方寸印面上获得如此成功的创造,已经是前无古人,然而赵氏更以其顽强、彻底的创新意识,复引汉画像,尤其是北魏造像人侧刊款,首创阳文款识这一新的艺术形式,这就愈发使人不得不叹服他是一位真正有胆识的全方位出新的艺术家。与其说赵之谦作品面目的多样化深深地打动了后人,不如说他那利用新的条件从事新的创造的印学观的与众不同对后人更有强烈的魅力。可以说,在他之后的众多“印外求印”的卓有成效的篆刻家:如吴昌硕、黄士睦、齐白石,乃至当代的黄悖、马士达、王墉、石开等中青年印人,都与赵之谦有着千丝万缕的金石之缘。“但开风气”这一称号他是当之无愧的。
(来源 邯郸书法家协会:http://www.hdsfxh.com 转载请保留链接)
(编辑: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