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

郑簠—“每成一字,必气喘数刻”

时间:2014年07月25日信息来源:不详 点击: 【字体:
郑簠—“每成一字,必气喘数刻”
 
  郑簠在清代书法史上的地位是具有决定性价值的,但他在作书时的场面却又是十分滑稽的。历史作用与作书过程之间简直毫无协调之感,这使他在后人心目中的形象矛盾不已。说他的历史作用具有决定性价值,是指他的善学隶书。我们可以把这看作是隶书在经过了上干年沉滞之后的一种苏醒。但是更引人注意的,是他以后出现了清代篆隶北碑风.倘若郑簠晚生若干年,与伊秉缓、邓石如同时,则他几乎一无可谈。但是现在,论隶书成就,他远不如伊、邓诸公,而论历史作用,他却远出诸公之上.因为他是在清初篆隶书坛万马齐暗的情况下独力倡导隶书的功臣。在当时既没有金石小学的学术研究风气提供支持,也没有一大群篆隶书家的众星捧月,说他是孤军奋战,我想大约不至于被责为危言耸听吧?
    甚至,我们还不妨从更高的审视角度去估价他的历史贡献:清代中晚期篆隶风气的崛起固然有多方面的原因,但若没有郑簠在前的初步尝试,这种篆隶风气未必能如此迅捷地捕捉住目标并义无反顾地推行其明确的艺一术主张。郑簠当然不是集大成者,但他或许可以算是早期的指点迷津者。
    但在这同时,我们却对他的创作过程中的小心翼翼大失所望。“人夜簧灯于墨稼轩中,作字正襟危坐,肃然以恭,执笔在手,不敢轻下,下必迟一迟.敬慎为之:以这种小家子气的敬慎比之张旭、怀素乃至苏东坡、黄庭坚、米带若何?此外,以如此敬慎再比之他的书风的点画飞舞跳动又若何?即此而论,郑簠似乎还未到心手两忘的高级境界。
  更有甚者。    (来源 邯郸书法家协会:www.hdsfxh.com)张在辛《隶法琐言》还论他。取笔搦管作御敌之状,半日一画。每成一字,必气喘数刻”.迟缓之极且不论,每成字必气喘数刻,这竟是何等虚弱的表现,我不禁想起了何绍基不数字即。汗流tv背,衣衫尽湿,的记载.虽说两者皆是描绘作书当全力贯注.但以‘气喘’而拟之,终觉扫兴不已,因形象实在欠佳故也。
  郑谷口就是这样的矛盾形象:他似乎不自觉地被捧为历史人物,而具体行事却绝无一言定鼎、大气镗鞳的气度。但能洞察其历史作用者能有几人?于是他就始终郁郁不得志。在书法史上很少有人去关注他的存在,但作书的情态却常常为人提及。张在辛就在《隶法琐言》中几次提到他的“困苦”:
 
    其初学隶,是学闽中宋比玉,见其奇而悦之,学二十年,日就支离,
  去古渐远,深愧从前不求原本。乃学汉碑,始知朴而自古,拙而自奇。
  沉酣其中者三十余年,溯流穷源,久而久之,自得真古拙真奇怪之妙。
  及至晚年,醇而后肆,其肆处是从困苦中来,非易得也。
 
说他是得古拙之妙,我看未必,郑簠的隶书波挑是一种近世之气,远非古拙一路;但说他是从困苦中来,大约也应该包含了“每成一字,必气喘数刻”的尊容吧?
关连: 书法 书法讲座 书法作品
 
 


    (编辑: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