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
在气势中不失技巧精密—王铎草书诗卷
在气势中不失技巧精密—王铎《草书诗卷》
王铎的连绵草书给我们勾画出一个基本形象。在排比与穿插中,在左揖右让的关照与回护中,他的力度表现与气势表现是第一流的。当然,力与势都指向作品的大趋向大感觉。它本不重细腻与韵致,不重精巧。因此,这应该不是个技巧派书家的形象.如徐渭、如陈献章、如张瑞图、如傅山,都不属于技巧派。
但王铎却属于货真价实的技巧派.一个最简单的事实是:连绵草书适宜于长幅丈二,一气呵成,不适宜为斗方册页或手卷,但王铎却能坦然作草书手卷,在每一个连绵节奏中,向我们展示出一种精妙的节奏、无懈可击的顿挫,还有变化多端绝不雷同的用锋,干枯浓润,瘦劲肥腴,迅捷迟缓,方折圆转……每一个变化的线条似乎都极为有序。而每一种有序的现象都包含着一个简单的事实:他的技巧已经达到了炉火纯青的阶段,信手拈来如同己出,无论进退左右,都能从容裕如,无丝毫捉襟见肘、顾此失彼的痕迹。因此,这是一个被高度对象化或曰客体化了的主体。他的自我.与既定的法则、技巧、规范等等早已浑然一体,不分彼此了。
我们从王铎的成功中可以看出一些较深刻的课题:比如,书法家要先屈从于客体,这在其他艺术看来似乎大可不必—无论是哪一种艺术,都是对直觉的印象或自然启迪加以改造:从低级的初步的改造走向高层次的改造.但书法的情况却不同,它没有自然启迪与直觉印象之类可以加以改造的对象。书法家每天面对着的,就是一大堆空间法则、立场、规定,他每天要做的,也即是先掌握这一些,并且先用理性、分析的眼光去理解这些。待到他的理解、掌握到了相当程度之后,他再慢慢地塑造起了自我—不是原有的一般意义上的自我,而是书法的自我,这时客体对他已不是限制、规定、约束,而是物我化一的和谐。那些客体内容已慢慢地渗透到他的个人意识中去,并作用于他的思想、判断、分析与视觉表现,于是书家成了客体化了的书家,在其间完成了一个“天人合一的转换过程。 (来源 邯郸书法家协会:www.hdsfxh.com)我们无法想象王铎有多么了不起的先天敏感,他的转折翻侧、迟速顿挫,都是后天强化学习的结果。但当这种结果变为他的潜意识时,一切都似乎褪去了原有的客体色彩而变成了他的一部分,于是狂放、冲突,奔走呼叫,但一切都是那么和谐地从他心中和手中泊泪流出,毫无滞碍。别人十年寒窗苦苦不悟的东西,他一个轻松的颤抖却做得淋漓尽致。无论是空间切割的变幻无穷,长短宽狭无不合宜;还是线条伸延的疾迟轻重,动静如意无不阻碍;他总是做得那么好而且那么轻松。
看王铎的大幅连绵草书有一种气势磅礴之感,但相对而言,却很难体察到这些微妙的内涵,有如我们看徐渭或傅山的大狂草一样。但一旦接触这案头舒卷的手卷,则王铎的优势马上体现得淋漓尽致:因为他大处不失细谨,而小处却又不失气势……
但王铎却属于货真价实的技巧派.一个最简单的事实是:连绵草书适宜于长幅丈二,一气呵成,不适宜为斗方册页或手卷,但王铎却能坦然作草书手卷,在每一个连绵节奏中,向我们展示出一种精妙的节奏、无懈可击的顿挫,还有变化多端绝不雷同的用锋,干枯浓润,瘦劲肥腴,迅捷迟缓,方折圆转……每一个变化的线条似乎都极为有序。而每一种有序的现象都包含着一个简单的事实:他的技巧已经达到了炉火纯青的阶段,信手拈来如同己出,无论进退左右,都能从容裕如,无丝毫捉襟见肘、顾此失彼的痕迹。因此,这是一个被高度对象化或曰客体化了的主体。他的自我.与既定的法则、技巧、规范等等早已浑然一体,不分彼此了。
我们从王铎的成功中可以看出一些较深刻的课题:比如,书法家要先屈从于客体,这在其他艺术看来似乎大可不必—无论是哪一种艺术,都是对直觉的印象或自然启迪加以改造:从低级的初步的改造走向高层次的改造.但书法的情况却不同,它没有自然启迪与直觉印象之类可以加以改造的对象。书法家每天面对着的,就是一大堆空间法则、立场、规定,他每天要做的,也即是先掌握这一些,并且先用理性、分析的眼光去理解这些。待到他的理解、掌握到了相当程度之后,他再慢慢地塑造起了自我—不是原有的一般意义上的自我,而是书法的自我,这时客体对他已不是限制、规定、约束,而是物我化一的和谐。那些客体内容已慢慢地渗透到他的个人意识中去,并作用于他的思想、判断、分析与视觉表现,于是书家成了客体化了的书家,在其间完成了一个“天人合一的转换过程。 (来源 邯郸书法家协会:www.hdsfxh.com)我们无法想象王铎有多么了不起的先天敏感,他的转折翻侧、迟速顿挫,都是后天强化学习的结果。但当这种结果变为他的潜意识时,一切都似乎褪去了原有的客体色彩而变成了他的一部分,于是狂放、冲突,奔走呼叫,但一切都是那么和谐地从他心中和手中泊泪流出,毫无滞碍。别人十年寒窗苦苦不悟的东西,他一个轻松的颤抖却做得淋漓尽致。无论是空间切割的变幻无穷,长短宽狭无不合宜;还是线条伸延的疾迟轻重,动静如意无不阻碍;他总是做得那么好而且那么轻松。
看王铎的大幅连绵草书有一种气势磅礴之感,但相对而言,却很难体察到这些微妙的内涵,有如我们看徐渭或傅山的大狂草一样。但一旦接触这案头舒卷的手卷,则王铎的优势马上体现得淋漓尽致:因为他大处不失细谨,而小处却又不失气势……
关连: 书法 书法讲座 书法作品
(编辑:佚名)
上一篇:理性的主体—关于王铎草书 下一篇:追求拙丑的傅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