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碑帖新临 > 浏览文章

碑帖新临

匡喆刻经颂——铁山摩崖之冠

(编辑:无名  日期:2014-7-25 18:02:39  浏览:次)
匡喆刻经颂》——铁山摩崖之冠
 
 
    在古龙门造像记群、云峰山摩崖刻石群以及一些著名的摩崖石刻之外,书法史上的摩崖研究还有一块未开垦的处女地:四山摩崖群。
    四山摩崖群,包括山东省邹县境内东北的尖山、岗山、铁山、葛山。在四山的悬崖峭壁之间,刻石累累,不但有零碎的小方摩崖,还有洋洋洒洒长达五百余字的巨制。其中以铁山摩崖集群最为著名。
    铁山摩崖分布较为密集。在面积约千余平方米的巨大石坪上,依照字体大小、内容、位置,大致可分为金刚经文、“石颂”大字及颂文、傍石题名三类。在荒山野岭、深涧古木之际忽然得见一片如此灿烂的书法世界,真令人感叹造化之难测。
    刻经的主持者,是号为西汉丞相匡衡的后裔匡喆。书写者据说是北齐僧人安道壹。安道壹其人生平不详,但匡品却赖此而流芳百世——至少在书法史上,《匡喆刻经颂》已是渐渐为后世知晓的一代名迹。人以物传,真说不清是匡品本人的幸或不幸?
    匡韶的努力完全可以赖摩崖而传之不朽。首先,金刚经文共十七行,有九百余字,字大约在四十厘米以上,也有大至六十厘米者,而“石烦”每字更要再大一倍。世人谓《泰山金刚经》已为“大字鼻祖”,而《匡喆刻经颂》更有成倍的增大。足见已不能让《泰山金刚经》专美于前了。此外,“石颂”字大是要以其标目,而正文字虽略小,但内容却很值得注意,除了记述经主、书写者以及刻经年代,还有一些是称赞其书法之妙的文句,如“精跨羲诞,妙越英繇”,显见得是为了称颂号为“大沙门安法师”的安道壹的书待,但《泰山金刚经》纯是宗教内容,而《匡喆刻经颂》中却有关于书法的文字记载,亦足证在北齐到北周的一段时间里,人们对书法还是很热心关注的。(来源 邯郸书法家协会:www.hdsfxh.com)一个刻经者能知道王羲之、韦诞、张芝、钟繇等人的大名声,这还不足以说明问题么?    《匡喆刻经颂》书法以篆笔作隶书,兼有楷行,在体式上可谓多变。与《泰山金刚经》相比.则线条的弹性与力度似更胜之。前贤誉之为是“通隶楷、备方圆,高浑简穆”.饶有雄伟奇古之象。且结体兼取方圆,与一般楷书迥异其趣,在风格类型学上也有很大的参考价值。倘不是一直未为时所重,本来其声名应该不在其他摩崖书之下的。
    乾隆年间,金石家黄易访碑过此,将《匡喆刻经颂》著录并大力推介,屡见于各家著述,并有将其字作为范本编人《楷法溯源》者,康有为并称它是“擘窠之极轨”。杨守敬更认为它可领顽《瘗鹤铭》《泰山金刚经》,连郑文公诸刻亦不得不逊避其下。评价不可谓不高,但或是因为置身僻崖,书家访此不易,故还是名声不显。闻近因水流冲刷,已有部分剥落,故已用围墙将之圈护,并专设铁山公园以为重视。可以想象,在今后当《匡喆刻经颂》乃至整个铁山摩崖日益为世所重之日,书家们还会不断地效黄易访碑,对它进行详细的科学考察的。

《匡喆刻经颂》——铁山摩崖之冠
董美人墓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