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创作与交流 > 浏览文章

创作与交流

从褚遂良说忠臣无下场

(编辑:佚名  日期:2014-7-25 18:05:38  浏览:次)
从褚遂良说忠臣无下场

看<百家讲坛>,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的副教授孟宪实先生讲唐高宗李治真相之<权臣晚景>,听完后我心里沉甸甸的.
为了褚遂良。
褚遂良是李世民的托孤重臣,他与长孙无忌是一条线上的。他写得一笔好字,在爱好书法的人们当中颇有人望。但他的三个致命弱点,让他最终死于非命,死于荒凉的被贬之地——爱州。而在此前,他刚向李治写了一封服软的信。但是事实证明,这封服软信没有起到任何有利于他的作用,只加速了他的死亡。满怀一腔悲凉地死亡。
褚遂良的死看似是偶然的,但是纵观中国历史长河,他的死好像也有着一定的必然性。
这必然性有三点原因。这三点原因在死于非命的功臣身上有着惊人的相似。
其一,他有大功。在拥立李治当太子时,他与长孙无忌一样,功不可没。后来唐太宗去世时将李治托付于他们一干人等。他确实是托孤重臣,可谓是忠心耿耿,劳苦功高。后来他又官居宰相,可谓位高权重。
其二,他太忠诚。他虽然与长孙无忌是一条线上的,但是那是历史造成的。因为李治孱弱,他们一班托孤大臣自然要携手揽朝政。对李治本人他还是忠心可鉴的,但正因为了这忠心,他走向了死亡。
在李治想废王皇后立武则天事件中,他的表现非常勇猛。他先说,要讲什么道德,后又说武是太宗的才人,高宗立他为后有乱伦之嫌。话说出口后,他又冲动地要辞职,叩头如捣蒜般,直碰得脑袋上鲜血淋漓,弄得高宗很是狼狈。这不能不说是他的鲁莽,或者说是意气用事,或者说是性情中人的小性子使然。他是一名书法家自然是情商颇高的,但是这过高的情商害了他。
再说,他叩头叩得鲜血淋漓,李治无法下台,武则天则在后边大喝一声“何不击杀此獠”。完了,忠臣褚遂良遂堕入万劫不复之地。受了大辱,还与武则天结下了死仇。情势急转直下,他被一贬再贬,直到爱州。
试想,皇上要换老婆关你什么事?而且你也不为自己考虑,想想若阻拦不成的后果。因为太实诚了,所以遭了大祸。
其三,他不会说假话。褚遂良被贬之后,无疑,他的内心是不服的。他为自己的忠诚反遭贬而叫屈。但是到了狼虫出没的爱州之后,他服软了。咬着牙向李治写了一封情真意切的信。可就是因为太情真意切了,所以又加速了他的死亡。
他在信中写道:自己当年力荐李治当了太子,顶着那么大的阻力。在李治能君临天下一事上有大功。
他说,当年太宗去世,李治抱着他的脖子哭得死去活来。
这些都是真实的事情。但是真诚的褚遂良没有换位思考一下。他老提这些人尽皆知的让李治反胃的事儿,能有好果子吃吗?
结果,李治当然是没有理睬。
孟宪实说,这时候,李治最需要的是他老老实实地认罪,说自己罪有应得,罪大恶极,理应严惩。这虽然与事实不符,但这有利于李治对他的赦免啊!可他就是没有这么说假话,却一把鼻涕一把泪地说一肚子心里话。结果李治对他不理不睬。
褚遂良痛苦地等待了一年之后,绝望地死去了。
一代忠臣下场凄凉!
总结他的三个死因,便有些明白了,一个人别太冒尖,别老说实话,别一腔热血。
世故人、虚伪人都有他存在的价值和道理,不要埋怨任何人。

转载:河东一苇的网易博客